找到相关内容231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日本人元求法禅僧与幻住派

    以及日本禅僧入元参学的往来不绝,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。此后相继东渡日本的僧人有雪岩祖钦的弟子灵山道隐(1255—1325)、愚极智慧(临济宗破庵法系)的弟子清拙正澄(1274—1339)、虎岩净伏(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0466180.html
  • 真禅法师的佛学思想——兼论真禅法师对中国佛教传统的继承和发扬

    的,是净土和禅宗。但一般僧众,都忽略了戒律,这是不合理的。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,乃是戒、定、慧三学,如鼎三足,缺一不可。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,应特别注意的。   禅宗,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,唯有迦...

    伍先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4366222.html
  • 董其昌和南北宗论(1)

    释迦牟尼,两旁站立者即释迦的弟子迦叶和阿难,年长者为迦叶,年轻者为阿难。释迦曾在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众皆不解其意,只有迦叶破颜微笑,表示会心,释迦即以心印付嘱迦叶,迦叶遂为禅宗初祖,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...

    陈传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5666278.html
  • 论儒佛之融贯(上)

    易经系辞中说:“形而上谓之道,形而下谓之器。”又说:√立天之道曰阴与阳,立地之道曰柔与刚,立人之道曰仁与义。一子思在中庸里则说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至于释迦则在灵山会上对迦叶说:“我...

    汪乃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5966318.html
  • 论诗禅交涉--以唐诗为考察重心

    ldquo;直是开口不得”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四)就是因为实相真谛之不可言说性。因此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,摩诃迦叶可以会心,後世宗徒,借教悟宗只好透过象徵、譬喻、暗示的直观方法来提撕。   诗的...

    萧丽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266321.html
  • 论太虚大师与民国宁波佛教

    则历游镇海团桥永宁、慈北金仙寺、五磊灵山寺、宁波延庆寺、慈溪普济寺、西方寺等,讲论《八大人觉经》、《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》、《怎样赴龙华三会》等。而太虚学生亦幻、芝峰更是长住宁波,使太虚对浙江佛教的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0466323.html
  • 马祖“大机大用”蠡测

    (卷六《石巩慧藏禅师》)可见他遇到马祖前业障很深,文化也不高。虽然如此,这种人也有优点,所知障少、决断力强、行事干脆,一旦机缘成熟,被点中要害,翻身特别快,灵山会上广额屠儿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就是...往往不明白祖师们为何对学人的问题置之不理,王顾左右而言他,有时甚至像疯癫汉一样连喝带骂、拳脚相加,根本原因实在于此。  据说,世尊曾在灵山会上手持青莲花,迦叶相视微笑,于是世尊完成了付嘱“涅槃妙心”的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966357.html
  • 明本的禅净融合与禅教会通思想

    。且达磨之道异于诸宗者,非其尚异而私,出乎自己之胸臆也,乃远继灵山最后独付大迦叶之心法也。  “总持”,为梵语陀罗尼之意译,密宗中称之为咒,或真言。“总持无文字,文字显总持”这句话来自《大般若经》(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3066414.html
  • 佛教生态观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

    ,才把三界当成有生物存在的具体世界”。引自水野弘元《原始佛教》(郭忠生译)第二章,1990年灵山出版社。   [4]参见李春秋、陈春花编著《生态伦理学》第7—8页,科学出版社...

    觉醒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5466511.html
  • 汉传佛教中的五位大菩萨

    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,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,接受大乘教法。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,得通未得忍,以宿命智,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,于自心内,各各怀疑,于甚深法,不能得入,于是文殊仗剑逼佛,佛说:‘文殊...离空。层层剥尽,步步升高、由浅及深、行布分明、直到诸幻灭尽、寂灭现前。  (六)灵山会上誓愿守护《法华经》  佛在灵山会上说《法华经》时,普贤于宝威上王佛国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共来听受。普贤在会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066516.html